1. <source id="ttm5p"></source>
    2. <source id="ttm5p"></source>

        學者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學者動態
        孫冶方大講堂:洪銀興談“由城鎮化回歸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推動中國式現代化”
        時間:2023-03-30       稿件來源:

        2023328日上午,“孫冶方大講堂”第九講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孫冶方報告廳舉行。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洪銀興應邀擔綱本次講座的主講嘉賓,主講題目是“由城鎮化回歸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來自社科院經濟所和中國社科院大學的百余名科研人員和在校生參加了講座。講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群慧主持。

        講座伊始,洪銀興表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探索性的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亟待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其中就包括城市和城市化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作用問題。新時期開啟現代化新征程,需要城市發揮現代化中心的作用。與之相伴的是兩個概念的更新:一是城鎮不能代替城市,二是城鎮化不能代替城市化。這為學界研究城市化提出了一個新課題:現代的城市化如何推動中國式的現代化。

        關于城鎮化在中國的由來問題,洪銀興結合劉易斯的二元經濟理論和庫茲涅茨的現代增長理論指出,由于當時城市發展相對落后,缺乏足夠能力來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中國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低成本加速度的城鎮化道路。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推進,農民離土不離鄉、就地轉移,是這一道路的兩大特征。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傳統意義上的城鎮化已基本到位,習總書記適時提出了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洪銀興認為,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僅要關注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問題,還要關注留在農村的農民如何實現市民化的問題。

        然而,城市化不同于城鎮化。洪銀興指出,城市化并不限于農業勞動力轉移和市民化問題。相比于農民進城的城鎮化,城市的功能就是集聚經濟,因此,城市化也就意味著經濟的集聚化。他將城市的功能概括為五個方面:集聚各類市場;集聚人口;集聚經濟發展要素;集聚每個時期的主導產業;充當一個地區的發展極。洪銀興以蘇南和蘇北的為例指出,在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大于自然條件稟賦的差距,其重要表現是不同地區城市化的差距。簡單而言,經濟發達地區具有城市多、城市大、城市功能強的特征,所吸引的發展要素就越多。而欠發達地區由于城市少、城市小,吸引發展要素的城市功能弱。而且反觀城鎮化,已有的城鎮化基本上是發達地區的城鎮化,欠發達地區是無“城”可“化”,人口凈流出,流向了發達地區的城鎮,在本地區城鎮化的效應很弱。

        有鑒于當前的城鎮化情況,洪銀興認為,邁向現代化新征程上的城市化主要涵蓋如下四方面內容:一是強化城市的發展極功能;二是克服人口擁擠、交通擁擠、環境污染、房價高昂等城市??;三是強化城市作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節點;四是推動處于農村范圍的城鎮城市化。

        洪銀興強調,城市化水平對于現代化發展水平具有四大決定性影響因素。第一個因素是人口密度。他指出,人口越多,城市就有競爭性,就會產生各種需要,分工就會進一步發達,發展機會也隨之增加。在經濟發達的城市中占大多數的中等收入人口能夠引領現代生活方式,推動消費升級。第二個因素是城市的產業競爭力。他指出,城市競爭力更多表現為產業競爭力,城市主導產業的差異導致了要素集聚能力的差別,因此需致力于推動現代產業同城市現代化融合發展。第三個因素是中心與外圍的一體化程度。他認為,盡管從單純的現代化指標看,目前中心城市的現代化指標明顯高于它的周邊地區,但不能據此認為中心城市就能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還應要求周邊的外圍地區能承接大中城市轉移的制造業和居民。第四個因素是城市的創新能力。他指出,在進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階段后,城市成為了科技創新的中心。創新型城市的發展盡管與其稟賦的創新資源的多寡有關,但這并非決定性因素,對每個城市而言都有實現發展的機會。

        基于上述四大因素,洪銀興進一步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目標下的新型城市化概念、城市發展理念及其實現路徑。新型城市化,本質上是涵蓋城市治理模式、居民生活品質、城市價值定位三方面發展轉型的城市現代化。他將城市的價值概括為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三方面,并指出,以往的城市化建設和城市規劃主要關注城市的經濟價值,而符合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城市化,應以提升城市的整體價值為內容,除了要提升城市的經濟價值以外,需要根據產、城、文化、生態融合發展的思路推進城市更新,推進城市空間布局調整和主導產業結構性調整。在這一系列結構調整中,中國應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以縣城為載體規劃新城市,推進城鎮的城市化,引導優質的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進入城鎮,引導社會資本在城鎮建設現代商業設施,使得城市范圍中的城鎮具有城市功能,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得以承接城市轉移的產業和農村轉移人口,并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動力。

        洪銀興還指出,新時期的中國應著力以市場化、國際化為內容推進城市化。隨著農村城鎮的迅猛發展,中心城市作為工業中心的作用相對下降,其城市化率更新轉向市場化,城市的主導業態也隨之調整?,F代意義的城市市場建設,需要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建設智慧化城市,依托現代數字技術建市場,以城市數字化水平提升推進城市整體價值提升。同時,隨著市場概念的變化,城市商貿中心的功能正逐步被電商取代。在信息化、數字化的背景下,城市的規模作用在下降,但其科技內涵的功能作用在增強,通過信息密集型產業的集聚,城市的文化、教育、醫療、創新研發中心地位將越發突顯。

        最后,黃群慧所長作了總結發言。他再次感謝洪銀興教授以城市化問題為載體,分享了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具有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深入闡釋。他鼓勵在場的青年研究人員和學生從洪銀興教授的報告中汲取啟示,就城市化與工業化之間關系、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化發展等問題展開更深入的研究。

         

         

         

        (撰稿:沈  李一葦)

      1.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2. 經濟研究雜志社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不得轉載     京ICP備10211437號
      3. 本網所登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本網觀點或意見 常年法律顧問:陸康(重光律師事務所)
      4.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0577-9154      國內統一刊號 CN11-1081/F       國內郵發代號 2-251        國外代號 M16
      5.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月壇北小街2號   100836
      6. 電話/傳真:010-68034153
      7. 本刊微信公眾號:erj_weixin

      8. 校花母狗喷水小说